2016年6月27日星期一
看“海鮮年歷” 吃應季海鮮9-11月
中國對蝦九十月口感好。
中國對蝦每年工商日誌有兩次較大的捕撈汛期,一次是四五月間在黃海、東海的春汛,另外一次是九十月間在黃海、渤海的秋汛。不過,從產量和口感上比較,秋天對蝦產量高一些,口感也更好。
【營養】中國對蝦不僅味道鮮美,還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的營養佳品,每百克富含18。3克蛋白質,而脂肪僅為0。5克。另外,中國對蝦在胡蘿蔔素、維生素E、鎂含量上也不遜色。
【烹飪】為更好地保護對蝦的年曆優質蛋白和其他營養,最好采用蒸、煮、涮等簡單的低溫烹調方式。白灼對蝦最為簡單,先把對蝦洗淨,鍋中水開後將蝦倒入,並加點料酒,農民曆印刷煮一會即可,煮熟後可以蘸著蒜姜調味汁吃。
中秋吃蟹肉肥膏滿。
每年農歷中秋時節,梭子蟹體內開始積聚脂肪(生膏)准備過冬,這時捕獲肉肥膏滿。
【營養】梭子蟹富含蛋白質,每百克高達15。9克,另外,每百克還含鈣280毫克、硒90。96微克、維生素A121微克。其中,硒是人體必需礦物質,可抵抗自由基、提高免疫力、防治腫瘤;維生素A與視覺關系密切,可治療夜盲症、干眼病。
【烹飪】蒸蟹可最大限度保存鮮美之味。吃蟹時最好與姜汁、黃酒、醋配伍,可溫中散寒、促進消化;還要趁熱食用,冷後不但味腥,且食之涼胃,可能引起消化不良。因此,蟹不宜吃得過多,一般人食蟹每次不應超過1斤,一周不應超過3次。
社區溫暖傳真情節前送掛歷
收藏掛歷最宜類型
隨著2016年腳步的臨近,家家都有的掛歷也該換年曆新了。掛歷既是顯示年月的載體又是一種可以點綴生活環境、供人欣賞的藝術品。也正因如此,才會有不少人將用過的掛歷收藏起來。那麼,什麼類型的掛歷才具有收藏價值呢?
奇形異狀的掛歷
在各式各樣的掛歷中,以長方形為最多,部分美術出版社經常印制一些特大號掛歷,比普通掛歷大2-3倍,也有一些單位印制袖珍掛歷,還有一些平行四邊形、梯形、圓形等掛歷頗具特色,由於這些奇形怪狀的掛歷不屬於大眾化的範圍,所以收藏難度較大。
紀念型掛歷
農民曆印刷 前些年,每逢國家舉行大型慶典活動時,都要制作一定數量的紀念型掛歷,這些掛歷往往設計精美,具有與眾不同的觀賞性,應該說,其價值與日俱增。編者認為,作為收藏者,不妨多選擇這一類別的掛歷進行投資,其回報率自然會逐年提高工商日誌。
全集型掛歷
凡具有日歷功能的印刷品都歸入收藏範圍之內,前些年以紙質類為主,後來則塑料制品居多,近年來尤以再生紙占據了大多數。全集型掛歷以種類多而見長,不管是國家正規出版社印制的,還是本單位自行印制的,都屬此範圍。
專題掛歷
專題掛歷是根據內容而定,例如風景、名畫,或者世界名車、國際名模和攝影作品之類,都可根據自己的愛好和鑒賞來決定其收藏意向。
2016年4月7日星期四
印刷行業的整體發展有以下幾個新變化
1.生產速度加快
由於企業技術改造力工商日誌度的增大,企業機制重組諸多因素的影響,預計隨著第十一個五年計劃的推行.印刷工業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以上海印刷業為例,2002年產值為180億,2003年為210億元,增長16。7%。全國印刷行業2003年產值可望達到2800億左右。比2002年增長12%以上。為適應現代城市經濟發展的需要,上海.浙江,、廣東,北京,等地各大中城市把印刷行業列為都市型重點支持的行業。根據國民經濟發展的平均增長率。預測今後5-10年,印刷全行業的年增長率不會低於10%-15%。
2.印刷行業並購重組日漸活躍
綜合觀察2003年在印刷工業中的並購重組,其類型與手段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既有促進產品相關多樣化和一體化並購.又有以地域擴張為目的的重組,其切入點是與其處於同一產業或產業鏈的產業。例如香港巨天收購湖南二印印刷企業,再如以620萬元競價買下昭通印刷整體資產;開創了昭通合資企業參與國企改革的先河,引起了省內行業的關注。值得重視的是對打通對外銷售網絡的考慮,例如雲南、廣西、安徽已開始在緬甸、越南,俄羅斯等建立境外合資企業。
3.全國印刷工業園區建設正在勃然興起
園區經濟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出現的新生事物,正在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主流.在印刷行業.工業園區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例如北京印刷產業園落戶順義; 首期開發2000畝;上海打造國際包裝印刷城.總占地600畝;溫州龍港除已建成的印刷工業園區外.又在金龍大道兩側建設印刷基地,投資30億,占地1300畝;雲南投資6000萬元建成花園式印刷精品基地;山東威海興辦印刷工業園占地400畝;長沙市印刷工業園落戶黃花占地1000畝,2003年6月17日長沙市6家印刷企業已與黃花工業園簽約。
園區經濟是高度復雜的現代新年曆經濟平台.使之正常運行必須保證信息流。資金流、物流及人才流的通暢有效,並依托完善的基礎設施.寬松的政策環境並以此帶動區域經濟及城市經濟的發展,才能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印刷工業園區現在是初創階段,還需要因地制宜不斷地探索實踐。
4。外商進入中國印務市場,投資規模逐漸增大
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關稅逐步降低,加上保護期臨近結束.外商進入中國印務市場的勢頭加大.例如柯達已與樂凱感光集團重組,愛克發已在無錫投資5000萬美元建成年產2500萬平方米的PS版生產線。於2003年在蘇州新區投資3000萬美元興建不干膠紙生產企業。隨著時間的推移,政策的逐步寬松和投資環境的完善,外商通過資本運作進入印務市場各個領域包括並購重組、控股等形式,將會逐步擴大其規模。因此給國內印刷行業帶來的壓力將逐步加大、競爭將更趨激烈,有些企業若無應對之策,面臨的企業經營風險將更加嚴峻。
5.探索印刷行業區域合作的新模式
在2003年圍繞珠三角建立世界印刷中心及長三角以上海為龍頭建立印刷基地的探討.引起業內人士的高度關注,有關專家、學者及媒體都闡述各自的見解及論點。這是一件好事,這將有助於業內人士更加冷靜地思考。這不僅是一個區域經濟或印刷基地範疇內的問題,也是影響中國印刷業今後10-20年發展的重大問題。當前黨中央提出了穩定發展東南沿海經濟,開發大西北.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大力發展中原經濟的框架。任何區域經濟合作的根本目的是實現生產要素的流通和優化組合,使區域內的資金、技術、人才,信息等要素有機結合,實現區域經濟更高層次的發展,這樣才能展現印刷行業發展的廣闊前景。目前溫州印刷企業已向上海、東北及西部地區進行資本運作,我們期望這些嘗試能取得預期成果,並為東。中、西區域合作在行業內提供經驗.為推動地區印刷業的發展做出農民曆印刷新的貢獻。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以高新技術帶動中國印刷工業的發展是一項長期而重要的任務.在看到成就的同時。還應正確估計當前印刷行業的競爭能力。總體來說印刷行業當前存在的問題有四個:一是中小企業偏多;二是核心技術自我開發能力還需提高;三是大多數企業裝備水平不高;四是現代管理人才及高級技術工人較少。因此.我認為今後印刷行業還需加大資金的投入以提高以企業為主體的科研開發能力。不斷地進行設備更新及工藝的更新,不斷擴大企業規模,以增強抵御風險的能力。如果沒有資金的投入將會長期在低水平階段徘徊,這將會制約中國印刷業的健康發展。
商業用品印刷
在商業印刷品中,用量比較多的是各種票據、農民曆印刷帳簿、表格等。這些印刷品的特點是文字較少 ,有的甚至沒有文字,印版制做比較容易。六十年代以前主要是鉛版凸印,印刷廠規模較小 , 一般不設鑄字房,排版材料如鉛字、鉛空、水線、鉛條等外購解決。工廠僅有幾台圓盤機、 方箱機,再配上一台手搖切紙機就行了。
這些小型印刷廠(店)在五十年代公私合營以前,在 上 海、、西安、重慶、、廣州、沈陽等大城市裡隨處可見。沿街鋪面房,二三台印刷 機,四五個人,一個老板帶上幾名伙計,甚至是夫妻、父子店,既是印刷作坊,也是營業商 店。1956年公私合營以後,實行合營、聯營或以一個中心廠帶動一批小廠的辦法,生產規模 才有所發展。
八十年代以後年曆,在改革開放大潮中,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其中不少是印刷企業。在這些印刷 企 業裡,又有不少是承印商業及文化用品印刷的。鄉鎮印刷廠的設備大多來自大城市國營印刷 廠的二手設備。隨著平印業的興起,這類印刷品有用鉛印的,也有工商日誌用平印的。
像鐵路系統的火車票,大城市裡公共交通系統的公共汽車、電車等乘車票據,這些印刷 品消耗量大,又要求嚴格管理,一般都在本系統專業印刷廠印刷。
從北京市的情況來看,到1988年底,北京市共有印刷企業1279家,對其中871家進行調查, 完全從事商業印刷(包括包裝印刷)442家,約占總數的51%。在這442家中有鄉鎮企業335 家,占76% ,個體戶53家,占12%,中央部委企業16家,部隊的5家,市屬企業33家。按所有制分,集體 企業296個,占67%;全民企業93個,個體53個。
為了便於包裝商品的自動識別和銷售,自八十年代以後,在商品包裝上普遍實行條碼標識, 即在商品包裝的明顯部位,印有寬窄不同的黑白豎條,表示不同的阿拉伯數字,稱條形碼。
國內印刷與國際印刷
世界矚目4年一屆的德魯巴國際印刷展覽會將於今年5月在年曆德國杜塞爾多夫舉行。這是世界印刷業公認的參展廠商最多、展示面積最大.對世界印刷技術發展最具影響力的展會。我認為德魯巴國際印刷展覽會獨領印刷時代風雲,推動著世界整個印刷行業的發展與技術進步。
據悉,我國今年報名參展的企業有北京、上海、,山東、浙江.,遼寧、江西。四川、河南,湖南等地多家企農民曆印刷業,展出面積近5000平方米。這麼多廠家.這麼大面積的參展規模在中國印刷業界是工商日誌前所未有的。在我們認識世界的同時,也讓世界認識中國印刷業界的整體技術發展概況.參加此類國際印刷大展是中國印刷工業走向世界關鍵的一步。
在世界高新技術推動下.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中國印刷工業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1784年全國注冊的印刷企業有11000多家.職工85萬人,年工業產值在50億左右。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0。6%;而到2002年,據資料顯示,全國共有各類印刷企業9萬家,復印打字企業72500家,總計162500家,其中從事出版印刷的企業8600家.從事包裝印刷品印刷的企業29000家,從事其他印刷品印刷的企業52400家。全國務類印刷工業總產值為2500億人民幣,其中印前行業140億、書刊印刷198億、報業印刷350億、印刷機械62億、印刷器材780億元;約占當年國民生產總值的2。5%,從業人員已達到3007人。
這些數據雖然還不夠完整及確切,但事實足以說明上述成就:一是隨著國民經濟全面協調發展和改革開放政策及投資環境逐步完善整體推動的結果;二是印刷工業通過技術改造.提升傳統技術.機制創新.廣大員工奮鬥幾十年實力的積累;三是隨著社會物質文明及精神文明的發展需要,給印刷工業的發展帶來無限商機及廣闊的發展空間。無論科技怎麼先進,也代替不了印刷業的存在,一個沒有印刷的世界將是無法想像的。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