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7日星期日
軸承異常運轉狀態及其原因和對策
動轉狀態:嗓音,強金屬音;推斷原因:
培林
1、異常載荷;對策:配合的修正,研究軸承游隙,軸承室凸緣位置的修正;
2、組裝不良;對策:軸、軸承室加工精度、安裝精度、安裝方法的改進;
3、潤滑劑不足、不合適;對策:補充潤滑劑,選擇合適的潤滑劑;
4、旋轉件的接觸;對策:改進密封裝置。
動轉狀態:嗓音,不規則音;推斷原因:
1、異物引起滾道面上的壓痕、生鏽、傷痕;對策:更換軸承,清洗各種零部件,密封裝置的改善,使用潔淨潤滑劑;
2軸承、布氏壓痕;對策:更換軸承,使用時注意;
3、滾道面的剝離;對策:更換軸承;
4、游掠過大;對策:注意配合及軸承游隙;
5、異物侵入;對策:更換軸承,清洗各種零部件,密封裝置的改善;
6、攘珠有傷痕、剝寓;對策:更換軸陶瓷軸承承。
動轉狀態:異常沮升;推斷原因:
1、潤滑劑過多;對策:適當減少潤滑劑,選擇稍稠些的潤滑脂;
2、潤滑劑不足、不合適;對策:補充潤滑劑,選擇合適的塑膠軸承潤滑劑;
3、異常載荷;對策:配合的修正,研究軸承游隙,軸承室凸緣位置的修正;
4、組裝不良;對策:軸、軸承室加工精度、安裝精度、安裝方法的改進;
5、配合面蠕變,密封裝置摩擦過大;對策:更換軸承,配合的討論,軸套的修正,密封形式的改進。
動轉狀態:振動大;推斷原因:
1、布氏壓痕;對策:更換軸承,使用時注意;
2、剝離;對策:更換軸承;
3、組裝不良;對策:軸、軸承室加工精度、安裝精度、安裝方法的改進;
4、異物侵入;對策:更換軸承,清洗各種零部件,密封裝置的改善。
動轉狀態:潤滑劑泄漏變色;推斷原因:
潤滑劑過多,異物侵入,產生磨損粉末侵入等;對策:潤滑劑適量,研究更換潤滑劑,研究更換軸承,對軸承室清洗。
軸承安裝與拆檢的注意事項
在軸承的拆裝中應注意以下內容:
(1)在拆裝的過程中應注意保塑膠軸承護電機的隔爆面,避免磕碰及劃傷,防爆電機滾動軸承裝置的檢修應符合標准GB 3836.1軸承3-1997爆炸性氣體環境用電氣設備 第13部分:爆炸性氣體環境用電氣設備的檢修的相關要求。
(2)保持軸承及周圍清潔,使灰塵不至於侵入軸承。
(3陶瓷軸承)小心謹慎地使用軸承,在使用中給予軸承強烈的衝擊,會產生傷痕與壓痕,成為事故的原因。所以,應使用恰當的操作工具。
(4)要注意軸承的鏽蝕,手上的汗培林會成為軸承生鏽的原因。
(5)如果拆下的軸承要重新使用或安裝軸承時,拆裝軸承的作用力要作用在滾動軸承的內圈上,絕對不能作用在軸承的其他部位。
(6)熱裝滾動軸承時,在加熱的任何點,溫度均不能高於120℃,避免造成滾動軸承的變形和再次退火。
(7)安裝滾動軸承時,確保標示軸承型號的一邊朝外,軸承的型號均打在軸承內圈或外圈的端面。
(8)清洗滾動軸承時,應分兩次清洗。粗洗時,用刷子或無絨布蘸清漬油或汽油清洗,清洗時不應轉動軸承;清洗時,將軸承放人干淨的油池內,邊轉動軸承邊清洗。
軸承的維護與保養
儲存期超過半年或停機超過2個月後再次使用的防爆電機,應檢查陶瓷軸承軸承裝置的狀況。如有嚴重污染、無油、油干、零件鏽蝕等狀況時,需將防爆電機的軸承裝置進行解體,徹底清洗軸承及與軸承相關的部件(注油管、軸承內蓋、軸承外蓋、擋油環、排油盒等),然後重新加注潤滑脂。加注時,滾動軸承內部應加滿軸承潤滑脂,軸承內蓋與軸承外蓋所形成的塑膠軸承空腔的填脂量為整個空腔的1/3-1/2。
潤滑脂經過一段時間使用以後,特性會變差,潤滑功能會降低,因此要適時補充潤滑脂。潤滑脂補充的時間間隔與補充數量打在防爆電機的注油牌上,應按照注油牌數據及時補充潤滑脂,才能保證滾動軸承的可靠運行。
注油牌上的加油周期及數量適用於軸承70培林℃及以下工作狀態,但當軸承溫度超過70℃時,軸承溫度每上升15℃,潤滑脂的補充間隔時間減少一半。
在設備定期檢修時,為了防爆電機在下一檢修周期內的可靠運行,應拆檢軸承裝置,必要時更換軸承。
軸承潤滑方式及潤滑劑
軸承潤滑的目的是要在構成軸承的滾道輪軸承、滾動體及保持架相互接觸的部分形成一層油膜,以防止各面直接接觸,具有減少摩擦及磨損、延長疲勞壽命、排出摩擦熱、防陶瓷軸承止異物侵入、防止生鏽與腐蝕的作用。
潤滑的方式有兩種,即脂潤滑和油潤滑。高壓防爆電機滾動軸承的潤滑方式絕大部分為脂潤滑,但有少數稀油潤滑,高壓防爆電機的潤滑方式通常標注在電機的注油牌上,應注意按注油牌的內容加注潤滑脂或潤滑油。
對於稀油潤滑的滾動軸承,經常使用的潤滑油為:汽輪機油L—TSA460但粘度為ISO VG46的其他品種的潤滑油也可使用,使用時應經常注意油標的油位顯示,如果油位低於油標的中心線,應立即補塑膠軸承充潤滑油。
關於潤滑脂的選用,我們提供如下建議:
(1)各種潤滑脂主要由基礎油、增稠劑、添加劑組成,同一個種類的潤滑脂,牌號不同性能相差很大,因此,原則上牌號不同的潤滑脂不能混合使用,以避免潤滑脂性能的降低。
(2)選用培林潤滑脂時,應考慮軸承的工作溫度、工作速度、軸承的種類與大小、負荷狀況、外部環境,詳情請咨詢潤滑脂的供應商或電機制造商。
2015年12月29日星期二
車輛貼膜不能忽視
到了夏天,一層薄薄的隔熱膜能起居家隔熱紙大作用,不僅能抵擋熱辣辣的太陽,還能隔熱、防紫外線。業內人士指出,隔熱效果是消費者選擇貼膜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隔熱膜的透光率、防紫外線指數等都是消費者必須關心的內容。但是,不少消費者對於隔熱膜存在不少隔熱紙選購誤區。
汽車隔熱膜有前、後擋風膜和側擋風膜之分。其中,對隔熱膜要求最高的是前擋風台中隔熱紙玻璃。按照有關規定,前擋風玻璃的透光率必須大於70%,以不影響行車安全為前提。
前擋風玻璃最忌諱貼深色隔熱膜。此外,在選擇隔熱膜的抗紫外線指數時,越高越好,因為能保護中控台零部件,防止被太陽長期照射提前老化。
側擋風玻璃隔熱膜方面,同樣以不影響車主觀察後視鏡為前提。側擋風玻璃可選擇的隔熱膜較為靈活,顏色也比較多變。如有的車主喜歡偏藍色的隔熱膜等。
此外,隔熱膜的隔熱效果與顏色深淺並沒有直接的關系,隔熱膜內的塗層工藝才是決定隔熱效果的關鍵因素。隔熱率越高的隔熱膜,反光越厲害。一般來說,市汽車隔熱紙面上隔熱率達到60%的隔熱膜已是不錯的產品。如果產品號稱有高達80%,甚至90%隔熱率的產品,消費者就要多一個心眼了。
貼膜莫忽視行車更安全
玻璃就像汽車的眼睛,決定著汽台中汽車隔熱紙車前進的安全性。玻璃不能得到即時的養護就會給車主帶來種種麻煩,有些車主在車輛保養時,只顧著給一些大的零部件進行保養,卻很容易忽視眼前的玻璃,如果有心的車主將玻璃清洗干淨,也會給自己的路途帶來活力,視野開闊且明亮,開車的心情才會隔熱紙更好。
合理使用玻璃水
現在國內市場上出售的玻璃水種類繁多,但主要分為三種:夏季用玻璃水、冬季防凍型玻璃水和特效防凍型玻璃水。其中夏季用的玻璃水主要用於清除鏡面上的飛蟲殘留物;冬季防凍型玻璃水主要是保證氣溫低時,汽車台中隔熱紙各零部件不會被凍壞;特殊防凍型玻璃水則主要用於北方特別寒冷的地區。
在平時的玻璃保養過程當中,我們要根據季節以及天氣的具體情況來選擇合適的玻璃水,當我們發現風擋玻璃表面模糊的時候,用合適的玻璃水進行清洗就會明亮許多。而夜間發現玻璃亂反光的問題,也可以用玻璃水進行擦拭。另外在跑高速或者灰塵多的情況下,玻璃水會用的非常快,也要注意即時注入新的玻璃水。
給愛車買玻璃險
玻璃單獨破碎險,即保險負責賠償保險車輛在使用過程中,發生本車玻璃單獨破碎損失的一汽車隔熱紙種商業保險。玻璃單獨破碎,是指被保車輛只有擋風玻璃和車窗玻璃出現破損的情況。
另外,車主如果按照進口玻璃費率投保的,保險按進口玻璃的價格賠償,如果選擇國產玻璃費率投保,則保險按國產玻璃的價格賠償。給愛車買玻璃險,減少玻璃破碎帶來的損失,車主也可放心地駕駛了。
防四大陷阱 夏季高溫為愛車貼“隔熱膜”
夏季多高溫,要自己和愛車保持清涼,除開空調就是貼膜了。大樓隔熱紙現如今貼膜市場魚龍混雜,讓人難以決斷。一位從事汽車裝飾多年的劉先生提醒消費者,為愛車貼“隔熱膜”要謹防四大陷阱。
陷阱一:冒牌貼牌充正牌
原本數百元的國產“隔熱膜”或貼牌產品,只要注冊或編一個洋名,有時還編一個子虛烏有的科技概念,標一個國外的虛假產地,就馬上變得“高檔”起來。
應對技巧:通過互聯網等手段,查詢商家提供的注冊商標、產地、生產廠家及原廠網址等資料是否真實、有效和合法,若這些基本的商品資料都不清晰、明確,則有可能為貼牌或“三無”產品。另外,凡正規品牌都會提供原廠質量保證書。
陷阱二:在樣板上做手腳
在“隔熱膜”的測試過程中,不要輕信商家的樣板,因為這裡面有太隔熱紙多的漏洞和陷阱,其中包括:虛報透光率、隔熱率和隔紫外線率等數據。
應對技巧:不應一味只看隔熱參數,若沒有很公正的測試儀測試的情況下,就只有相信自己的感覺了。若能取不同品牌的樣板放一起對比,貼膜質量好與壞一比便有了答案。
陷阱三:偷梁換柱蒙騙消費者
當場測試的台中隔熱紙膜是一個品質尚可的樣板,但貼在顧客車上的卻是另外的產品。還有些商家會在測試燈具和樣板裡大做文章,比如用的500W燈泡可能只是200W的、玻璃上面可能貼了雙層膜、玻璃本身就具有一些隔熱功能、加大燈光與測試玻璃的距離等。
應對技巧:盡可能監督貼膜全過程,並索要小塊樣板驗貨,貼完膜後,要求商家在車上再測試一遍,用與測試樣板時一樣的燈具。商家采用的樣板僅作參考,不可全信,當無法辨別樣板真偽時,就讓商家直接把樣板貼在同一輛車上,用同樣的燈具照射,比試這兩種膜,好壞便知。
陷阱四:“吸熱膜”當作“隔熱膜”
“吸收熱量型”薄膜,屬早期技術,這類產品隔熱原理是,將大部分熱能吸附在膜層上,一段時間後,膜層上的熱容量達到極限,熱能便會滲透玻璃進入車內。汽車隔熱紙“吸熱膜”和“隔熱膜”兩類產品的原理不同,隔熱性差異很大。
應對技巧:站在照射燈光的同側,用手感覺燈光照射到膜表面後反射回來的溫度高低,若是“隔熱膜”,就會感到強烈的灼熱感;若是“吸熱膜”則只有極少量熱能會被反射。其次,應較長時間的測試照射,“吸熱膜”在較長時間照射後,就會暴露出隔熱性能時效短暫的缺陷。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