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9日星期三

威海喜饼民俗里的“喜滋味”



    在威海,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结婚时送喜饼是必须的一项内容。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威海以及荣成、文登、乳山等地,喜饼有“媳妇饼”“被窝饼”“抓果”“体己干粮”等不同的称呼,并且其制作工艺、形状、风味也都不同:乳山的喜饼最大,荣成的喜饼虽然最小但用油最多,滚边的文登喜饼最好看,威海市区的喜饼则是方方正正的大“抓果”,可谓各有各的“喜滋味”。

    历史由来:跨越1800年的传说

    “小时候,亲戚家有人结婚时就盼着能分到喜饼吃,又香又甜的味道,到现在都很难忘记。”市民刘先生说起对威海喜饼的印象时真情流露,“那个年代物质匮乏,制作喜饼又需要鸡蛋白糖这些稀罕东西,一般人家不是遇到婚庆喜事,是不会轻易制作这种好东西的。”

    然而,时至今日,喜饼这一婚庆用品对本地市民来说已是司空见惯,在市区一批发市场内从事喜饼销售的马女士告诉,现在很多客户家中有人结婚时就会到她这里来预定喜饼,一次预定少则数百块多则上千块。而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只要参加亲友的婚礼,婚宴结束的时候都会得到一份包括喜饼、喜糖、喜烟在内的礼品。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